【物联网】我国碳卫星获取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,取得里程碑式进展

近几年,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夏天一年热过一年,地球的冰川面积也在逐渐缩减,世界各地有关森林大火的新闻也接连不断,地球正在一步一步地变暖。而二氧化碳是地球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被认为是全球变暖的关键原因。

因此,各国近年来一直都在约束自己的碳排放量,《巴黎协定》更是提出,从2023年开始,每五年都要进行一次全球二氧化碳盘点,衡量世界各国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贡献。


但是要怎么才能对二氧化碳进行盘点呢?近日,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传出重磅消息,在中国碳卫星的帮助下,我国科研人员观测了全球二氧化碳含量,并利用碳通量计算系统,获取了我国第一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。

此次获得的全球碳通量数据集,是2017年5月到2018年4月,这12个月的全球陆地碳净通量的情况,并且结果也与日本、美国估算的大体一致。


这对于我国来说意义非凡,是一个里程碑式进展,这个数据集也标志着我国有全球碳收支的空间定量监测能力,要知道在此之前只有日本和美国具有这项能力,我国是第三个获得全球碳收支的空间定量监测能力的国家。

取得这么大的成就,中国碳卫星可谓是功不可没。2016年12月22日,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,我国成功地将中国碳卫星送上了天,这也是国际上第三颗用于监测温室气体的卫星。


中科院大气所副研究员杨东旭介绍到,有了自己的碳卫星以后,我国的科研人员就能得到某一时刻、某一地方的二氧化碳含量,再根据观测值和模拟值使用数据同化法,得到一个最为真实的数值。


中国碳卫星是我国第一颗全球温室气体监测专用卫星,实现了我国在温室气体监测上的从无到有,相信未来,我国将站在碳卫星的基础上,在温室气体监测应用上越走越远。








2021年8月19日 08: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