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物联网】离家17个月后,云南象群终于要安全回家了,各大科技力量功不可没

偷吃村民玉米、自己打开水龙头喝水、用脑袋撞树、洗沙浴玩泥巴、还会轮岗睡觉……相信大家都还记得那群一边逛一边吃、一路“象”北的云南野生象群。这段时间,云南象群凭借着一条又一条的热搜,萌翻了无数网友,也以这种特殊的方式,让我们了解到了它们的生活习性。

2020年3月,十多头野生亚洲象离开了自己的老家——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2021年4月16日,进入玉溪市元江县,正式离开它们的传统栖息地,开启了“北漂”之旅,途径玉溪、红河、昆明3个州市,8个县市区,迂回行进1300多公里。


8月8日,“北漂”的亚洲象群通过元江大桥,全部安全南返,时隔17个月,云南象群终于快要到家啦~在这迁徙的途中,象群屡屡进入人们生活生产的区域,但并没有发生什么危险的事,而保障迁徙途中“象平安、人平安”则离不开各大科技的保驾护航。

为了规避“人象冲突”的发生,云南省迅速组织编织了一张安全预警大网,采用了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高新技术,打造了一套亚洲象监测预警系统。


该监测预警系统包含了自动监测、智能识别和快速预警三个核心功能。在前期,根据对象群“北漂”路线的预判,提前布置好红外相机、无人机等物联网设备,确保当象群进入范围时能快速抓取象群的身影。

当然,这个抓取象群的身影,我们也不能像以往那样依靠眼力识别,提前布置好的物联网前端设备会不停地捕捉活动物体的影像,再通过4G、5G等专线网络传输到监测预警系统的云平台中心,利用AI识别功能对传输的影像进行识别。


一旦确定为亚洲象,系统就能通过广播、电视、手机等渠道进行预警,提前告知居民们象群的出没范围,远离象群,从而保障居民与象群的安全,避免人象冲突。

据悉,该系统的AI识别功能十分了得,哪怕前端设备仅仅只拍到亚洲象的一个耳朵、一条尾巴,也能准确识别出亚洲象,在7月前,该系统已经捕捉到了约60次亚洲象的踪迹,对亚洲象安全返回栖息地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。








2021年8月12日 03:22